2018年 如果國寶會說話 第一季 去一個地方愛去一個是博物館一個是去植物園。
《如果國寶會說話》 第一集 人頭壺:最初的凝望
第三集 陶鷹鼎:陶,醉了六千年 陶鷹鼎是中國遠古陶器中最特別的一個,它是六千年前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陶塑。仰韶文化以彩陶為最重要特色,器物多是生活用品,陶鷹鼎是唯一一件以鳥類為造型的。
第六集 凌家灘玉版玉龜:玉中謎藏 這一集看過最神奇。凌家灘所涵蓋的文化符號范圍之廣、淵源之深世所罕見,這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高峰,卻是一個被低估了的史前文明。本期節(jié)目為您介紹凌家灘玉版玉龜:玉中迷藏,敬請關注!
第七集 良渚玉琮王:神之徽章 浙江省博物館
第八集 鑲嵌綠松石銅牌飾:金玉共振 洛陽博物館,是夏代器物。
假話有上千種理由,真話卻無緣無故。--亞里士多德
時間越久,我越想見你,見得人越多,我越想你。
哀莫大于心死,心死莫大于一笑。
活下來最好方法就是保持愚蠢,而且不知道自己有多愚蠢。--王小波
今夜無雨,各地的晚風都如釋重負。
這世界上最大的悲劇,就是在于沒有人是快樂的。
當眾孤獨。
我是有些笨拙,還好不算太懦弱。
個人整理的第一季及第二季 完整文案、圖片和相關史記資料見: [https://www.douban.com/note/841574930]
格式如下:
1 人頭壺(西安半坡博物館)
最初的凝望
你,來自泥土,頭微微揚起,仿佛仰望天空。六千多年過去了,我們進食,生存,繁衍,不斷進化。而今凝望著你,我們依舊在思索,這一切的意義。
陶,是人類第一次從無到有的實驗。在雙手的作用下,土壤、水、火,交織在一起,發(fā)生物理和化學反應,發(fā)生質的轉換。從對泥土的把弄開始,人類認識自身創(chuàng)作萬物的非凡能力。
出生如光芒照耀
很高興能有一個介紹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又能受到大眾喜愛的節(jié)目
短短的紀錄片不長,按照歷史的發(fā)展順序,每集不過短短五分鐘,簡略的描述了一下一件寶物還有一些猜測和感悟
古代的一些東西尤其是新舊石器時代的文物看起來不如后面的青銅器那么的引人注目,如果我是在博物館看到,可能也不會駐足太長時間,但是它的歷史價值不可否認。我喜歡文物的原因之一就是它證明了以前的歷史是發(fā)生過的,是真實的,而這些石器毫無疑問將這些歷史的范圍更加擴大了
北方在古文化里面確實要勝南方一籌,尤其是河南
1.人頭壺:微微揚起的嘴角,好似兒童般純真。眼睛作為容器的出水口,暗示了人類最初孕育的痛楚。容器仍清晰鮮活,比它的制造者存在得更久。
2.賈湖古笛:仙鶴翅骨做成的笛子,人類最早的樂器,來自河南賈湖遺址,吟唱的是九千年前的人類的呼吸,記錄的是原始社會文明的先聲。
3.肌肉萌的陶鷹鼎:歷經摔、揉、燒,陶土涅槃、成器,制陶如塑人。展示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陶鷹鼎,出土于新石器時代,作為唯一的鳥類器具,其用途已不甚明了。陶鷹鼎是上古社會的水與泥的融合,歷經土干、火燒、陶涼,終成精美的器具
一集一件國寶,五分鐘講述國寶背后的故事。
這是個正經的紀錄片
蜜汁BGM+萌萌噠官方吐槽
等一下,有點好笑
文物不是冷冰冰的典藏品,它也有鮮活的生命。
穿過漫長的歷史長河,它以它原本的姿態(tài),講述她的所有經歷和故事。
千年隔世,他們還是原來的模樣,背負著沉甸甸的的歷史向我們走來。
歲月流逝,物存人非,那些故事里的英雄早已隨年歲遠去,只有它們依然存在。
逗比的旁白君+經常絕倫的文案
不愧是你央視爸爸
我一個想寫字的工科生,對優(yōu)秀文案的向往是不能一言蔽之的。
“如果國寶會說話 第一季”演技炸裂紀錄片片 統(tǒng)計了一下三季以來所有文物的朝代和所在博物館!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it432.com/archives/id-24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