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1933年拍攝的這部片子應(yīng)該可以算是怪獸電影的鼻祖。盡管今天再看,無論劇情,人物,特效和表演都慘不忍睹,但在資源匱乏的當時能夠有如此的創(chuàng)意已經(jīng)非常難得。大猩猩爬帝國大廈的經(jīng)典影響了幾代人。這樣看來05年的版本的確有些過于致敬了,幾乎所有的橋段都不過是70年前原作的翻新和加強而已,以Peter Jackson的能力來說未免有些太過普通了。
很多的特技技巧我還是不知道當時的攝制組是如何拍攝而成的,在1933年能夠看這樣一部片子確實是一場視覺盛宴,美國的市場經(jīng)濟體制,將電影視為商品,其實也未嘗不可取,因為把電影看成商品,無數(shù)的好萊塢制片人才能想法設(shè)法的將商業(yè)電影做大做強以滿足觀眾的好奇心,這樣的氛圍無疑是利于電影的發(fā)展,直至今日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還是被世界人民冠以視覺盛宴、奇跡等詞,一個國家科技文化的強盛,很大程度上都離不開各個層次人們的創(chuàng)新,只有人們的思想是不斷進步的,這個國家便是不斷進步的。
那個時代算是可以了,故也算是流暢,但我們?nèi)绻晕覀內(nèi)缃竦慕嵌热タ催@部電影的話。還是覺得很粗糙。
我說的不僅僅是特效方面,而是30年代好萊塢那種白人至上,土著被設(shè)定成愚昧無知,對巨獸無比恐懼,而“英勇”的白人卻組成了小隊,去對抗“兇殘”的巨猩。這也或多或少地,凸顯了西方當時主流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
最后,那一句殺死巨猩的不是子彈,而是愛情。我覺得更是對白人的一種諷刺。誠然,如今的西方社會對種族歧視也有不同的意見,甚至有點矯枉過正,就拿近年的電影來說可見一斑。
美女和野獸的故事每三十年拍一次都會大賣。確實,在世道不好的時候脫穎而出的電影生命力就是強。
表面看來,這是一個濫俗的好萊塢題材–1976年版的《金剛》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但大膽發(fā)揮想象力的劇本、新銳電影技術(shù)的運用足以使這樣的題材成為經(jīng)典。
1933年版就是一個經(jīng)典,時隔七十多年,還是能帶給人震撼。雖然技術(shù)所限,在英雄跑到猩猩窩里救美女的時候明顯有動畫片阿凡提的感覺,但瑕疵毫不影響帶給觀眾的震撼。想想吧,1930年代的時候一個50英尺高的大猩猩站在帝國大廈頂上對著飛機捶胸示威。
爛片在商業(yè)上取得成功并不鮮見。匪夷所思的是,1976年版贏得票房的同時,居然也能贏得許多評論家的好評。在三個版本中,這一版本除了更加色情、煽情、濫情之外,就是拍得更糙。女主角的演技跟她穿的衣服一樣多;金剛手握美女的特寫鏡頭多次出現(xiàn),很失敗,一眼就能看出是橡膠手。導演居然讓金剛的嘴當吹風機,女主角還挺享受。我的天,一個不刷牙的巨型動物,它得口氣,得吃多少口香糖啊。還有,石油公司對付土著居然不是子彈而是煙花,虛偽還是反諷?
《金剛》King Kong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it432.com/archives/id-14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