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忽然靈光一閃..
想起來這部劇來了。
話說當時被恬妞家的那幾位玉小姐給驚呆了。
覺得怎么會有這么好看的姐們..
記得當時的金QQ同學還是很漂亮的。。演老大.
什么玉忘了。反正她家那5個妞都是啥玉..
ms出來沒多久生孩子難產(chǎn)死了..留下老公和孩子.哎.
有一場戲是她男裝的打扮..帶一小帽..特好看..
老二和老三都挺漂亮..不過他們的男人ms是敵對關系..
一個共產(chǎn)一個國民..后來好像也是死了..
我最喜歡的是老四..我如果沒記錯.她好像叫煙玉..
老四是戲里面我覺得命最苦的一個(話說這部劇里就沒一個命好點的)
老四愛上一個戲子.可這個戲子ms是被日本人給包養(yǎng)了。。
(注意..這是我最早接觸到得BL..當時還沒看懂...cj囧)
老四為了這個她愛的男人.就自己主動接近日本人。。
把自己獻給了日本人,來解救自己愛的人。。
結果。因為沒人理解她。。她也沒和任何人解釋..
她被所有人謾罵..說她是漢奸。賤人.婊子。賣國賊..
她的家人不接受她..甚至包括她所救所愛的戲子..
后來她把日本人殺了.毒死的吧..
她自己最后怎么死的忘了..回來看過.補補課..
老五還是一個小姑娘…
記得98年播出《亂世佳人》,我只有12歲。那時,每天晚上很晚才演,我每天就坐在電視前,盼呀盼呀的,一集接一集地看。而如今,模模糊糊的記憶中,只有心碧的四丫頭煙玉的死,是最讓我刻骨銘心的。那時候,就疼得我死去活來的?,F(xiàn)在想起來,依然難過的。
前兩天,忽然想到煙玉,又覺得難過。想重溫這部老片子,就從網(wǎng)上,找了電視劇來看,又買了原著回來讀??吹饺种?,就已經(jīng)很難過了。前面越溫馨,想到后面的結局,就越難過的。
董心碧,她就像一個大鳥,張開自己堅實的翅膀來保護董家上上下下,老老小小。在日本侵華那個動蕩的年代,獨身一人帶大幾個孩子,卻又親眼看著幾個自己心愛的男人,死去。自己長大成人的女兒們一個接一個的離開自己。
大女兒潤玉,生得最美。一雙大眼睛顧盼生輝。有才華,有知書識禮,是董家上上下下的寶貝。嫁給冒家大公子,本是不委屈的。不曾想,這女子,也是命苦,嫁了沒多久,就病死了。我看著片頭她躺在病榻上,流淚,知道時日無多,就覺得難過。臨死前,她對之賢說,下輩子,如果真有下輩子,我還嫁…
和大家不同,我是花癡王老師才看的這部電視劇,現(xiàn)在想想,如果童年時看過這樣一部跌宕起伏的凄美電視劇,真是一個美好的回憶呀!王老師飾演的是冒家三兒子冒之良,汪偽政府的工作人員(多年之后王老師又在《麻雀》里面再次飾演汪偽政府里的主任),戲份很少,也沒什么太多的發(fā)揮,匆匆上線又匆匆下線,就像我另一個喜歡的角色沈沉一樣。不過看到年輕時的王老師的風采,也是非常驚喜的。后面的文章里會出現(xiàn)王老師的彩虹屁,不過我也是后知后覺,如果不是楊金水,我也沒關注過王老師?,F(xiàn)在他在這部戲里
小時候看這部劇覺得大姐潤玉明媚漂亮,還有一個溫潤如玉的對象。他倆在小屋準備親親的時候,真是一對璧人。好希望他們能幸??鞓返纳钤谝黄稹?br>現(xiàn)在重新看董家五玉,最心疼難忘的是煙玉,感覺她死后的劇集都失去了光彩。
煙玉性格堅定,遇事不慌,頭腦冷靜。
琦玉思玉纏著奶奶上女校時,煙玉已經(jīng)不聲不響報好了名:"我自己的事情,為什么不能做主?"。
董心碧第一次帶著孩子們逃難,遇上劫匪調(diào)戲,煙玉果斷摘下帽子,甩開黑長的秀發(fā),向遠方奔跑,引開土匪。這個時候的煙玉才十多歲啊!
抗戰(zhàn)期間
前段時間家里人聚會,家里人一塊唱歌,堂妹唱了首《你的眼睛》,一時很熟悉的旋律,讓我想起了這部快十年都沒想起的電視劇,當年吃完晚飯和媽媽在家里一起等著看該劇,最初對于這類電視劇我是不感興趣,但是,陪媽媽看了后,就被吸引住了,心碧和沈沉、煙云、兩姐妹因誤會自相殘殺等情節(jié)吸引著人,但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董家三小姐-董思玉和冒家三公子-冒之誠之間的感情歷程,那監(jiān)獄兩人同時回頭的一幕,十幾年來看過的電視劇也已經(jīng)很多了,但是這個鏡頭一直記憶猶新!
董思玉,董家三小姐,和二姐琦玉是雙胞胎,兩人感情最為要好,同年同月同日生,一起去參加愛國宣傳,一起想?yún)④娍谷?,而兩人之后都如愿以償?shù)膮④姡灿龅搅怂齻內(nèi)蘸笊镒钪匾哪腥?,但思玉無疑是幸運的,冒之誠近乎有點傻呵呵的開朗性格和她很搭,而冒之誠不斷的追求,也最終讓她不再拒絕。
該片其實一直在一個近乎壓抑的狀態(tài)下,不斷的重復悲劇,而董思玉和冒之誠之間的感情歷程無疑給該片增加了一絲輕柔、清新、美好的情節(jié),兩人第一次接吻、離開后看著相互見寫的信、思玉跳壕溝跳…
“新亂世佳人”現(xiàn)象級!記王勁松老師飾演的冒之良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it432.com/archives/id-69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