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歷經(jīng)戰(zhàn)亂與重建的基隆港,正走向空前繁榮與發(fā)展;停泊在港口的商船和軍艦種類繁多,大型船只晝夜進出。汽笛聲此起彼伏,呈現(xiàn)出一派熙熙攘攘的景象。支撐這一切的是一群生活在社會基層的勞動者——勞動者?;∩絽^(qū)發(fā)生煤礦災害,造成多戶家庭破碎,礦井關(guān)閉。失去生計的災民不得不帶著老人和孩子離開礦場,一起來到基隆港。他們在碼頭上充當勞工、勞工或助手,從事各種形式的勞動。他們以“掙血汗錢,吃一頓真心飯”的精神,為自己和家人辛勤工作,過著有尊嚴的生活;這些與世隔絕的災民,孤兒和寡婦,不向命運低頭,積極思考,在逆境中相互幫助,勇敢地走向新的生活。